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陈宇涵 江文畅 报道
10月22日,由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和澄园书院联合开展的“数育澄才”一站式学生社区导师工作坊挂牌仪式在敏达学报二楼顺利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姜海,澄园书院党委书记杨放敏,学生处副处长孙静,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及辅导员参加活动。活动由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澄园书院副院长陆敏主持。

仪式伊始,学院副院长汪红霞致辞。她详细解读了“数育澄才”的深刻内涵,并强调:工作坊的成立既是响应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求、推动育人阵地前移与育人力量下沉的实质性举措,也是深化书院制改革、强化学院育人功能的重要探索。她代表学院郑重表态,将以“三个最”的态度全力支持工作坊建设与发展:一是投入“最核心”的师资力量,导师们常态化入驻书院社区,为学生提供“零距离”指导;二是开放“最前沿”的学术资源,开展高水平学术讲座与专题研讨,实现 “学术生活化,生活学术化”;三是给予“最坚实”的机制保障,将工作坊建设纳入学生工作重点,确保工作坊成为能自我造血、持续发展的长效育人平台。

在全场老师、同学们的共同见证下,学院党委书记徐玉华与书院党委书记杨放敏共同签署《“数育澄才”一站式学生社区导师工作坊共建协议》。

随后,姜海副校长与学院党委书记徐玉华、书院党委书记杨放敏共同为“数育澄才”一站式学生社区导师工作坊揭牌。红绸揭下的瞬间,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象征着社区育人工作新平台正式启用。

姜海副校长总结讲话。他回顾了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坚实历程与丰硕成果,并指出,“数育澄才”工作坊的成立,是学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迈向新阶段的关键举措,实现了育人场域从“物理空间”向“融合生态”的升华;育人模式从“学院—书院”协同联动向“育人共同体”构建的革新。

针对工作坊的未来发展,姜海副校长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希望学院与书院“双向奔赴”,以工作坊为抓手探索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育人新机制;二是希望各位导师“深耕细作”,充分发挥工作坊平台作用,走下讲台、走进社区;三是希望同学们“主动叩门”,珍惜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在未来,“数育澄才”一站式学生社区导师工作坊将成为学院专业教育与书院通识教育的重要桥梁,成为学生思想的启迪地、学业的助推器、成长的加油站和生活的心灵港湾!
挂牌仪式结束后,导师工作坊第一次活动顺利开展。学院黄性芳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的赛事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