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工作】数育澄才·归航引路丨统计学,职场赋能的“利器” ——来自校友张环境学长的经验分享

发布者: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5-10-16浏览次数:10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张环境  陈宇涵  江文畅  报道

张环境,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2008级经济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现任华为智选车财经管理部CFO。作为一名统数学子,他将统计学的专业思维融会贯通,成为了驰骋职场的核心利器。

面对未来职业发展,他给学弟学妹们从前瞻性(规划能力)、意志力(意志品质)、全面性(逻辑思维)、数字化(专业素养)四个方面提出锦囊妙计。

前瞻性——从“正态分布”中悟出的职场法则

“生态分布曲线有对称美,但我更喜欢它给我带来的人生感悟。‘中间多,两头少’的特点让我早早明白,职场是选拔制、不是培养制。在职场初期,就要努力踩实每一步,早点迈进右侧的置信区间。”张环境学长这样说道。

 他指出,分布“中间多,两头少”的特点,让他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职场本质是选拔,不是培养。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安于“大多数”的舒适区,必须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持续努力地向曲线右侧——那代表优秀与卓越的置信区间迈进。

意志力——在“攻坚克难”中淬炼坚韧品质

张环境学长认为,“统计学是相对较难的学科,难就意味着有人能做到、有人做不到。统计学培养了我坚强的意志力,使我能够在未来克服艰苦国家外派等一个个难题。”攻克统计学难题的过程,无形中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这份在学业中淬炼出的品质,让他在日后面对一个又一个职场挑战时,具备了强大的心理韧性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全面性——用“概率思维”构建周详决策

张环境说:“统计学的核心在研究概率,需要分情况讨论,当x>0或=0或<0时,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这就培养了我在职场处理事项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可能的场景、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更全面的做出或支撑合理的业务决策。”

 这种专业训练,塑造了他在职场中的全面性思维。在处理任何事项时,他会本能地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从而更系统、更周全地合理的业务决策,避免了“非黑即白”的片面判断。    

数字化——从“数学题”到“语文题”的闭环能力

“统计学整天与数字打交道,锻炼了我用数字处理问题的习惯。实际处理某件事,可以先说自己的定性判断,但还是要用数字去验证。其实这都还不够,需要我们具备将数字背后的业务结论推导出来的能力,从数学题回到语文题,支撑业务决策,完成闭环。”

       面对一个问题,可以先提出定性判断,但最终必须用数字去验证。但是,张环境学长认为这还远远不够。真正的价值在于,具备从冰冷数字中推导出背后火热业务结论的能力。这是一个关键的飞跃——将一道“数学题”最终还原为“语文题”,用数据洞察支撑业务决策,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闭环。     

       张环境学长的分享,生动地诠释了“专业即格局”的道理。他没有空谈理论,而是将统计学的核心概念(如正态分布、概率、数据分析)与职场核心能力(规划、意志、思维、素养)一一对应,展示了如何将课堂知识升华为职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