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铭记抗战历史,筑牢信仰之基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信仰公开课

发布者: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10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章瀚匀  周千博  报道

 

为引导青年学子从抗战历史中汲取信仰力量、坚定理想信念,9月17日,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开展铭记抗战历史,筑牢信仰之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信仰公开课,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柳廷俊老师与同学们一同回望烽火岁月,感悟信仰的时代价值。

活动伊始,柳廷俊以九三阅兵为引,回顾中国抗战脉络九一八事变山河破碎、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再到如今国家强盛。他指出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是抗战胜利的精神密码,抗战胜利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正义之理支撑的信仰胜利,无数先烈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信仰为理据,用生命诠释理胜千秋

随后,柳老师结合阿尔文·托夫勒《力量转移》中的三维模型提出信仰是现代力量核心动能”,并借朱德弃高位、徐海东让衔、陈赓拒蒋坚守信仰,阐明信仰是支撑事业与民族前行的精神脊梁”,同时也是攻克艰巨任务的核心动力。

最后,柳老师引泰戈尔“不是因为看到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才看到”总结,指出青年学子应向革命前辈学习,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将信仰化为行动,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课堂中,同学们全程高度专注,以聆听与思考积极回应柳老师讲述。回溯抗战山河破碎的苦难与浴血坚守的壮烈时,不少人挺直腰背、眼神含敬记录关键历史;谈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世界、先辈坚守信仰,部分同学颔首,尽显精神共鸣。

此次信仰公开课,不仅帮助同学们重温了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更让大家深刻理解了信仰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学院学子必将以坚定的信仰、昂扬的姿态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