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强国有我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组织师生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

发布者: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5-09-03浏览次数:10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董唤唤 报道

2025年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正式开始。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全体师生齐聚位育楼417与澄园B104教室,通过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两个教室内座无虚席,师生们目光专注,屏息凝神,随着礼炮轰鸣声响起,一场震撼人心的“历史回望与时代宣誓”拉开帷幕。

 

庄严仪式:钢铁洪流中的历史回响

当空中护旗梯队悬挂着鲜艳的党旗、国旗、军旗掠过天安门广场上空,三面旗帜在湛蓝苍穹下猎猎飞扬,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随后,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依次通过检阅台,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仿佛历史的鼓点,敲击着每个人的心扉;装备方队中,新型武器装备依次亮相——东风-5C战略导弹的威严轮廓、歼-20S隐形战机的凌厉身姿,以及各类高精尖装备的科技感造型,引得师生们连连赞叹。“太震撼了!”“这就是大国底气!”的感慨在教室里此起彼伏。

从受阅官兵坚毅的面庞到先进装备闪耀的科技光芒,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师生们时而凝神注视屏幕,时而低声交流,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强音在此刻交织共鸣。

师生反响:数据与信仰的双重共鸣

观看过程中,许多同学用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更有不少人眼含热泪。这场阅兵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六位师生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触动心灵的感悟:

本科生周千博(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动情地说:“作为统计专业的学生,我常与数据打交道,但今天更深刻意识到:数据是洞察国家发展的‘晴雨表’,是支撑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的‘金钥匙’。未来,我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专业学习,让青春在用数据服务国家建设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硕士研究生李雪婷(统计学方向)坦言:“平日里我更多与数字和模型对话,但今天的阅兵让我明白,有些价值无法用数据衡量——民族尊严、爱国热血、历史记忆,这些是一个国家最珍贵的‘无形资产’。它们或许没有精确的数值,却是我们前行的精神坐标。”

博士研究生施科文(统计学专业)难掩激动:今天观看阅兵仪式时,当东风-5C、歼20S等先进武器设备缓缓驶入视野,我的心中瞬间涌起难以言表的震撼。它不仅展现了我国科技力量的飞跃,更彰显了国家的强大与自信。作为一名观众,我内心无比激动与自豪,深切感受到祖国的繁荣与强盛,也坚定了自己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信念。

统计学系教授刘广应:阅兵式上,军人们的飒爽英姿和昂扬斗志令人振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受鼓舞,未来在教学中要将这种拼搏进取的精神传递给学生,激励他们勇攀知识高峰,为国家的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统计学系副教授尹燕青: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历经艰难困苦,中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无论身处何方,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愿以己所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青年教师王虹飞:今天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内心深受震撼。整齐划一的方队、先进精良的装备,展现出国防力量的坚实与自信,也让人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进步。八十载风雨沧桑,我们不曾忘却历史,更懂得当下和平的珍贵。愿祖国永远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传承精神:努力奋进报效祖国

此次集中观看阅兵式,不仅让师生们共同见证祖国的强大与昌盛,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学院党委书记徐玉华表示:“组织观看阅兵式,既是铭记历史、致敬英雄,更是激励担当。希望师生们在铭记历史的同时,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在未来的学习与科研中,以拼搏精神投身实践,为建设更强大的祖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屏幕上的钢铁洪流已渐渐远去,但那份震撼与自豪已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的师生们将带着这份精神力量,在课堂与实验室中深耕专业,用数据赋能发展,以统计报效祖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强国有我”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