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者: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3-09-15浏览次数:10


一、专业简介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统计学专业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新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理金融方向)开始招生,2003年起与南京大学联合培养国民经济学(经济统计方向)硕士生,2008年开设经济统计学专业,2014年经济学下设经济统计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批统计学学术硕士授予权、应用统计学专业硕士授予权。2019年经济统计学专业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统计学专业所在的统计学科为江苏省“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2021年统计学“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验收结果为优秀;2021年获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统计学新增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四期项目;2023年统计学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经济统计学专业师资团队拥有专任教师 17人,其中教授5人(博导4人),副教授4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学历层次高,且大部分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

经济统计学以经济大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经济大数据背后的经济现象和复杂经济系统的规律,为经济管理决策服务,是统计分析原理和统计分析技术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本专业依托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扎实经济管理知识为基础,统计理论与统计应用、统计学的宏观视角与统计分析的微观领域、统计方法与数据挖掘技术、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经济管理理论+统计学理论+数据分析工具+数字经济实务”四位一体的专业培养体系。

二、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经济统计学专业以数字中国背景下对经济监测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才兼备、站在时代前列,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了解审计基本业务、具备敏锐经济直觉、扎实统计理论基础和较强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将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监督、管理决策等实际经济研究领域、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毕业后既能胜任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经济信息分析与预测等相关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实现在经济监督、数据赋能及统计科技创新等领域发挥经济统计核心作用的新时代复合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最终按照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新时代学术型、复合式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5年能够达到的培养目标:

目标1:研经济、建良策、守德法、怀天下。能够精准判断宏观经济形势,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同时,注重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心怀家国情怀,秉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胸怀天下的信念,坚守统计职业道德,培养客观、公正、无私的职业判断力。

目标2敏锐析数据,精准传结论具备精准敏锐的经济数据处理能力,能从海量数据中快速筛选出有价值信息,分析处理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异质性的复杂数据,并及时输出真实可靠的统计分析结果。

目标3持续转化知识,推动创新应用具备持续且坚韧的知识转化能力,能够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重新拆解与整合,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推动认知的提升,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与创新。

目标4立足全局,高效决策协作具备高效的合作管理与决策能力,能够立足国家、地区和企业发展的整体视角,进行长远规划,通过有效沟通和团队协作,在决策过程中保持灵活、高效和前瞻。

目标5全球视野和国际化职业发展潜力。具备全球视野和达到国际要求的职业素养,形成持续性的专业知识更新能力,始终保持对经济统计学最新理论知识与应用场景的快速响应能力。

(二)毕业要求

1.思想素质:具有高尚的政治修养、健康的思想理念、扎实的文化知识、崇高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2.宏观思维:关注经济统计学理论前沿,了解中国统计实践的改革与发展情况,对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中的应用有一定的见解。

3.分析能力:拥有正确的统计理念,熟悉数据收集的技巧,且能依据数据特性精准挑选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4.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和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能够运用经济与管理理论和有关统计方法处理和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包括市场调查、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政策咨询等;

5.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操作现代统计分析软件,使用计算机从事数据分析工作。

6.社会能力: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7.查阅能力:掌握查询中外文资料、检索文献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式,具备较强的知识获取、知识迁移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

 8.写作能力:精通学术写作以及科研方法论,具备独立开展实证研究的能力;熟练掌握经济统计分析软件和可视化工具,能够按照学术规范呈现研究成果。

9.法律意识:秉持数据隐私及安全伦理准则,洞察统计模型对社会的多维影响;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实施质量管控,保障分析流程的合规性以及结果的可解释性。

10.竞争能力:培养自主更新知识体系的意识,以继续教育或行业实践为途径,持续提升专业水平;主动适应技术变革,在经济统计学与新兴交叉领域中保持竞争力。

三、学制与学位

学校采用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4修读年限为3-6年。

学生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课程,取得规定学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条例》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模块及学分构成

本专业毕业要求总学分为160学分。培养方案主要包括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专业教育(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劳动与社会实践、就业创业、毕业环节)三大板9个模块课程。核心课程包括:数理基础知识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等;经济基础知识课程,如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数字经济基础知识课程,如网络经济学、区块链等;统计方法类课程,如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调查等;大数据类课程,如统计机器学习、文本挖掘、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等;实践实验类课程,如数据采集技术、python数据分析基础等;经济学科跨专业综合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等。具体学分分布如下:

(一)通识教育板块(52学分)

1.通识教育必修课(41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11学分)

(二)学科专业教育板块(94学分)

1.学科基础课21学分)

2.专业主干课28学分)

3.专业选修课(41学分)

4.专业实验(4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14学分

1.劳动社会实践(4分)

2.就业创业(4学分

3.毕业环节6分)

课程模块与学分一览表

课程板块

课程模块

学分

理论教学

实践(验)教学

修学要求

通识教育(52

通识教育必修课

41

29.5

11.5

必修

通识教育选修课

11

10

1

选修

学科专业教育94

学科基础课

21

21


必修

专业主干课

28

27

1

必修

专业选修课

41

28

13

选修

专业实验

4


4

必修

实践教学环节14

劳动社会实践

4

1

3

必修

就业创业

4

0.5

3.5

必修

毕业环节

6


6

必修

学分合计

160

117

43


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下面的矩阵图展现的是本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H为高度相关、M为中度相关。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

毕业要求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毕业要求1



 √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

课程

毕业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形势与政策

H

H




M




M

思想道德与法治

H


H



M




M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M






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M




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M








M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H

M








M

英语类课程






M

M




计算机基础与人工智能导论





M


M

M



审计学通论

M

M




M



M

M

体育类课程

H







M



艺术类课程

H





M


M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H






M




国家安全教育

H








H

M

军事理论

H








M

M

军事技能

H








M

M

劳动课

H










历史与哲学类

H

M





M



M

经济与社会类

H

M




M

M




文化与艺术类

M

H





M




自然与科技类





M


H



M

政治经济学




M




M



微观经济学


M


M





M


宏观经济学


M


M






M

财政学




M




M



金融学




M



M




统计学


M

H

H

M



M



计量经济学


H

H

H

H



M



会计学




H

M



M



高等数学一




H

M



M

M


高等数学二




H

M



M

M


线性代数



M

H

M


H




概率论



M

H




M



数理统计



M

H



M




统计与数据科学导论




H

M




M


国民经济核算


M

H







M

大数据模块专业选修课


M



H

H



M


统计方法模块专业选修课



M

H

M

M





数字经济模块专业选修课


M



H





M

学科跨专业综合实验


M



H

H

H




专业综合实验



H


H


M



M

暑期社会实践

H





H

M




学年论文(含文献综述)


M




M

H




就业指导

H





M




M

职业生涯规划

H





M





创业基础课

M





H

M




创新创业实践-学科竞赛





M

H


M


M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H

M



M

创新创业类任选课






M

M


M


毕业实习

M



H




M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表